1。
新托福明年在台實施 應試時間計分結構全變
【中央社 】
(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三十日電) 美國教育服務社(ETS)宣布,加考口說能力測驗的新托福考試,將於明年四月起在台灣實施,屆時舊制紙筆與電腦考試同步廢除,新托福考試增加口說測驗,考試時間也將延長為四個小時。考生無論聽、說、讀、寫都要準備,想靠「背多分」,可能不容易了。
實施已有四十年之久的托福紙筆(PBT)考試項目為聽力、閱讀,文法結構,考生可選考寫作測驗,考試時間一百一十分鐘,總分為六百七十七分,申請大學部的最低成績需要五百分,申請研究所則需要五百五十分。
托福電腦(CBT)考試與紙筆測驗大致相同,只是測驗模式由紙筆改為電腦應答,考試項目除了聽力、閱讀,文法結構外,把寫作測驗列為必考項目,考試時間為一百四十五至兩百分鐘,總分為三百分,申請大學的門檻為一百七十三分(等同紙筆測驗為五百分),申請研究所需要兩百一十三分(等同紙筆測驗五百五十分)。
新托福測驗(IBT)考試則是全面變革,不但取消文法結構,新增口說測驗,考試題型也與舊托福不一樣。新托福考試項目為聽力、閱讀、寫作與口說測驗,各項測驗最高分三十分,總分為一百二十分。
有別於舊托福考試成績只列出總分,新托福考試除了列出總分之外,也會列出單項測驗成績,紙筆考試成績五百分,對照新托福成績約為六十一分,紙筆考試五百五十分約為新托福的七十九分至八十分。
美國教育基金會表示,由於新托福除了總分之外,也列出考生單項測驗成績,學校各科系可針對不同需求篩選學生,例如傳播相關科系需要聽力、口說能力較好的學生,而理工相關科系或許對聽力、口說能力要求不大,但頂尖名校則可能要求學生不論聽、說、讀、寫的能力都必須很好,因此學生未來準備托福考試,不能光靠「背多分」。
2。
新托福非常重聽說 明年4月起用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韋麗文/台北報導】
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 (ETS)宣布,從明年4月開始,將採新托福考試方式。美國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楊湘媛指出,新托福非常注重口說能力,由於台灣學生聽說能力一向非常差,新托福對台灣學生衝擊非常大。
國內每年有2萬3000人參加托福考試,試圖取得赴美的通行證,楊湘媛說,現行托福考試「成績」和「實力」脫軌,通過托福考試的學生有高分低能的情況,因此新托福將非常著重聽、說能力。
楊湘媛指出,過去單項考題,考生即使聽力不好,還是可能在寫作拿得高分,新托福則改為綜合考題,先讓考生聽一段錄音帶,依據該文章唸讀,之後在依據該題目寫作文,若是從頭就聽不懂,後續根本無法做答。
至於考試題目會非常注重校園情境,例如播放一段生物學教授的上課內容,或是學生在選課時可能遭遇的問答,甚至是一段有地方口音的英文演講,以考驗考生的聽力。
此外,新托福還有時間壓力,在聽完問題之後,限時回答,依據題目的難易程度,會給予30到45秒鐘的思考時間,時間一到就要做出45到60秒的英文回答。楊湘媛以「非常恐怖」形容這種考試方法。
楊湘媛指出,ETS一直希望將口說納入托福考試的項目之一,因此ETS推出了網路版的新托福考試,此項考試已於9月24 日率先在美國等地區舉行,台灣則在明年4月施行。
她認為,新托福可以真正考出考生是否有能力應付到學校之後的生活,過去只會考試,不會說英文的狀況,將可獲得改變。
楊湘媛認為,現行托福補習班以大班型態,傳授考古題的方式,也不再能因應新托福考試,可預期小班的對話型態補習班將予以取代。
3。
新托福在台測考 七成五考生認為口說測驗難
【中央社 】
(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三十日電)新托福測驗明年四月將在台灣實施,為確保新托福考試能順利舉行,主辦托福考試的美國教育服務社(ETS)去年在世界各地進行新托福測考,以及問卷調查,結果有高達七成五的台灣測考生認為,口說測驗部份很難,全部測考生都認為新托福整體難度提高。
ETS去年委託美國教育基金會在台灣舉辦新托福測考,台灣地區有一百八十名曾參加現行托福電腦考試的考生,參加新托福測考,美國教育基金會在測考後進行問卷調查,結果一百八十名測考生都表示新托福測驗整體難度提高,認為作答時間不足,以及口說測驗很困難的測考生,各佔七成五。
八成三測考生認為,未來參加新托福的考生必須調整托福考試的準備方式,八成測考生認為,需要加強口語訓練,六成五測考生認為,需要加強整合答題的技巧訓練,另有四成八測考生認為,需要增加英語發音訓練。
台灣地區將於明年四月正式實施新托福考試,為讓台灣民眾更了解準備新托福的方向,美國教育基金會明天起將舉辦四場「新托福課程講座」,歡迎民眾參加,講座時間、場次與地點為: 十月一日下午五時十分與十月二日下午四時十分,在台北福華飯店;十月三日下午四時十分在高雄漢來飯店,十月四日下午六時十分在台中長榮桂冠酒店。活動相關問題可詢問美國教育基金會,電話(○二)二七○五八八四○。
*資料來源:奇摩新聞
- Sep 30 Fri 2005 16:46
[轉] 有關新托福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